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青少年艺术教育,挖掘、发现和推出优秀的青少年艺术人才,培养新时代青少年儿童的艺术兴趣和提升学校美育工作水平,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使青少年学生在声乐、舞蹈、语言艺术学习和表演过程中感悟美、创造美、表达美,充分发挥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审美水平,增城区教育局、广东广播电视台现代教育频道联合举办2023增城《青春湾区》青少年艺术节系列活动。
活动分为合唱、舞蹈、语言艺术比赛
一、活动主题
2023增城青春湾区青少年艺术节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广州市增城区教育局
(二)协办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现代教育频道
(三)承办单位:广州青春湾区影视节目制作公司
三、活动时间与活动地点
(一)活动时间2023年8月—2023年12月
每个项目比赛具体要求和详细方案,以附件比赛方案为准。舞蹈比赛、语言艺术比赛先进行线上海选,再现场比赛;合唱不进行海选,直接线下比赛。
1.2023年08月28日—09月22日:报名
2.2023年09月23日—10月01日:线上海选
3.2023年10月02日—11月17日:线下复赛
4.2023年11月20日—11月30日:线下决赛
(二)活动地点
线下比赛地点:选取增城各镇街合适场地进行。
四、活动内容
(一)组别
1.小学组;2.初中组;3.高中组(含中职)。
注:团体节目报送组别,九年一贯制、十二年制学校和完全中学原则上按照参赛学生最高年级组别报送,并附上学籍号。部分比赛类型同一所学校可以分学段各报若干节目。
(二)比赛类别
1.合唱比赛;2.舞蹈比赛;3.语言比赛
(三)节目要求
作品要求:内容积极向上、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形式恰当,展现出青少年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节目完整,着装得体,演员造型符合节目表现设定、着装统一整齐。
(四)比赛赛制
1.海选:以类别+片区+学校为单位进行报名。同一学校不同校区或者不同组别可以分别独立参加。同一学生只能参加同一类别比赛中的一个节目。
2.复赛:分7个片区进行遴选,每类别赛事50个节目晋级复赛。
3.7大比赛片区划分
(1)新塘赛区
(2)永宁宁西赛区(永宁街、宁西镇)
(3)荔城赛区
(4)增江荔湖赛区(增江街、荔湖街)
(5)石滩仙村赛区(石滩镇、仙村镇)
(6)朱村中新赛区(中新镇、朱村街)
(7)北片赛区(小楼镇、正果镇、派潭镇)。
4.决赛:每类别赛事50个晋级决赛。
(五)报名方式
通过扫二维码进行报名。
合唱比赛
舞蹈比赛
语言比赛
五、奖项设置
决赛将设置各类别、组别的一、二、三等奖,各类奖级数额将根据表演水平而定,采用百分制评分。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活动组委会所有。投诉电话:18024551023
合唱比赛方案
一、比赛时间、地点和形式
时间:2023年9月27、28日
地点:待定
形式:现场比赛
二、活动内容
(一)参赛类别:校际小型合唱或者表演唱。选报其中一种类别。
(二)参赛人数
人数不超过15人(含伴奏),不设指挥,不得伴舞。
(三)伴奏要求
伴奏可以外聘,所担任的伴奏人员同场比赛不超过2支队伍。伴奏乐器以钢琴为主,不允许使用预制类(CD\U盘等)音乐伴奏。
(四)奖项设置
初赛将评选出各组别的一、二、三等奖,各类奖级数额将根据演唱水平而定,采用百分制评分。参加决赛队将根据市级水平的可抗衡性来推荐。区级比赛获得一等奖的节目,经审核可获得市级三等奖。
舞蹈比赛方案
一、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
广州市增城区教育局
媒体协办单位:
广东广播电视台现代教育频道
协办单位:
广州市增城区舞蹈家协会
广州市增城区青少年宫
广州市增城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承办单位:
广州青春湾区影视节目制作公司
二、比赛项目
(一)舞种:中国舞、芭蕾舞、现当代舞、国际标准舞等,其中现代舞仅限于中学、中职阶段学生参加。
(二)形式:群舞、单双三舞。
三、节目人数
群舞人数30人以内,单人舞1人,双人舞2人,三人舞3人。
四、比赛形式:
各单位直接扫码报名。镇街学校由教育指导中心推荐名额参加报名。先提交视频参加海选,再进行现场决赛。
五、比赛要求
(一)现场比赛的音乐伴奏:尽量提交无损音质音乐,音乐格式WAV、MP3格式。提交音乐伴奏名称为类别+片区+学校+作品名称+指导老师姓名。
(二)着装:与表演题材相协调、群舞服饰妆容统一整齐。
(三)时长:群舞6分钟内,独舞、双人舞、三人舞3分钟内,超时扣分。
(四)现场比赛:上下台有序、动作整齐、迅速,作为评分项。
(五)创编节目:必须是2023年1月1日以后的原创并且未获得市级一等奖及以上作品,凡抄袭、改编的节目报送为创编的,一律取消比赛资格,名额不予替换。如发生著作权问题,取消参赛单位获奖资格,由参赛单位承担相关责任。
(六)学习节目:必须是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的优秀节目,注重形、神的统一,杜绝生搬硬套。
(七)参赛对象:
全区各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学生;区青少年宫学员;舞蹈家协会理事单位、会员单位。
同一个节目的参加者和同一件作品的创作者必须是同一学校或者同一单位的学生或教师。
六、比赛评选
根据初赛情况再公布各组别的决赛安排,比赛将评选出各组别的一、二、三等奖,各类奖级数额将根据节目水平而定,采用百分制评分。组委会评选后根据市级水平的可抗衡性来推荐参加广州市赛的节目。
语言比赛方案
一、比赛项目
主持、朗诵、演讲、小品、表演、相声、快板等。
二、节目人数
30人以内。
三、比赛形式:
先提交视频参加海选,再进行现场决赛。
四、比赛要求
(一)现场比赛的音乐伴奏:尽量提交无损音质音乐,音乐格式WAV、MP3格式。节目需要多段不连贯音乐时,需配备专人在音响师旁,并提供文稿与伴奏对照表。
(二)提交音乐伴奏名称:类别+片区+学校+作品名称+指导老师姓名。
(三)着装:与表演题材相协调、群体节目服饰妆容统一整齐。
(四)时长:3分钟内,超时扣分。
(五)现场比赛:上下台有序、动作整齐迅速,作为评分项。
Copyright © 2006-2023 广东电视台现代教育频道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821号 粤ICP备12039941号-1
广东广播电视台现代教育频道-有线电视省网16 市网45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广播电视台现代教育频道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人民北路686号 广东广播中心大厦 T801~T805
联系电话:020-26186613/020-26186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