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广州初中生要会煲汤#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初中生就要会煲汤?这要求是真的吗?是真的!不只是对初中生有要求,小学生要会做一日三餐、安排全家旅行计划,高中要会理财、通马桶…… 这些技能你都get了么?
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对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教育目标等进行了明确。
中小学生分为4个阶段,各学所能
《纲要》将中小学生分为4个阶段:小学1-3年级、小学4-6年级、初中、高中,不同阶段都设置了家务劳动、校内劳动、校外劳动的项目举例、实施要求和评价建议,快来看看都有啥?
小学1-3年级
会洗自己的袜子、红领巾、手帕、水杯等小生活物品;会整理自己的简单出行物品;会抄自家的天然气、自来水、电表等;了解简单手工工具的使用知识,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初步学会利用扎、结、剪、折、粘贴等小技能,进行简单的创意手工制作……
小学4-6年级
会做简单的早餐和一日三餐家常菜;睡前关门窗、检查煤气和电器;正确使用拖把;策划安排全家人的出行行程;尝试修理简单玩具和家具;会钉纽扣、缝沙包、补袜子;初步尝试广绣、打结、陶艺等;了解野外生存的一些本领……
初 中
会熨烫衣服,勤收拾房间;懂削皮、切块、切片、切丝的简单刀工,掌握蒸、煮、煎、炒、煲汤等基本烹饪技能,会两三样拿手菜,学会做双皮奶、马蹄糕、绿豆沙、番薯糖水等传统广式点心,会给水果削皮、造型、雕花,做创意水果拼盘;根据岭南气候和家居朝向进行家庭布置;策划、设计家庭聚会;跟全家一起洗车;学会煲几款广东靓汤;会辨识茶叶种类、正确使用茶具;根据所学知识应对回南天……
高 中
根据个人形象为自己打造合体的穿着打扮;管理自我健康、规划自我生涯;与家人一起制订量入为出的家庭财务计划;会疏通马桶、地漏、菜池、浴缸等;会编辑家庭微电影;掌握三种以上的广式糕点做法;掌握模型制作、简单金工木工加工技巧;争当城市志愿者;金融保险学财经、学生公司练创业、模拟法庭初体验……
“劳动”成必修学分
如何让孩子得到更多劳动锻炼?意见明确,学校要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鼓励家务劳动。
课程方面,中小学校要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其中,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意见要求,学校要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部署推进STEM、创客教育有关工作。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基于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在研究真实问题、技术制作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每学段要进行工农体验
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要在手工技艺体验、农业劳动实践、工业劳动实践、职业生活体验、社区服务实践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实践机会。
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
城镇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在综合活动基地进行劳动体系课程的体验式学段学习,获得劳动技能综合评价证书,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必修学分之一。